13179237_603391439823901_7556889091947822602_n  

 
  

 突破聽力音變,快速提升托福分數 

聽力內容中的音變是阻礙我們快速理解的一個很大障礙。在托福聽力的內容中,又會有幾種音變的情況呢?

一、Linking of Sounds 連讀現象
托福聽力部分語速非常快,聽起來很模糊。而實際上,這不單單是語速快慢問題,更重要的是諸如連讀、失爆、重音、弱化、縮讀等美音中常見的音變問題。
之所以稱之為連續,主要就是在讀音的過程中詞與詞之間的讀音會經常連在一起,發音時好象連成了一個較長的單詞。連讀有助於完整意義的表達,並使整句話具有強烈的粘著感,體現句子的整體性,充分展現美語語言的自然流暢。

二、Stress 重音現象
通過深入剖析托福聽力考試的發音,不難發現給我們造成聽覺障礙的原因還在於:托福聽力不是把個別詞句發得字正腔圓,而是把所有單字和片語結合起來,使它們的語音連貫而形成語流,Just like a river flow。如此一來,要想真正撥開迷霧,領會托福聽力的含義,必須正確把握美語的節奏和旋律。

三、Reduced Forms 弱化現象
托福聽力中總給我們一種高低起伏、抑揚頓挫、輕重緩急的感覺。這是因為重讀和弱化的存在。
托福聽說交流中,所有的詞都同等重要,也不可能將時間平均分配給每一個詞,否則就會令聽者覺得說話人輕重不分、主次不明。因而在一句話中,必然有些詞較為關鍵,發音響亮清晰,時間拖長,這就需要重讀;有些詞則相應對次要一些,發音時間縮短,同時加以弱化,這樣整個句子就顯得分配得當。實際上,在朗讀句子的時候,只要我們注意到了弱讀,重讀也就自然而然地展現出來了。

四、Contractions 縮讀現象
在托福聽力中,還有一個造成應試者聽覺障礙的大敵是縮讀現象,掌握了這種現象的規律就等於掌握了攻克托福聽力的另一大訣竅。
由於托福聽力中含有大量的口說素材,使得講話人使用大量非正式的口說體,所以在發音中,不僅會把弱讀的詞弱讀,有時會省略某些音,使說話和朗讀更自然流暢,達到更加smoothly and softly的效果,這種現象稱作縮讀。
縮讀是英美人習慣的發音方式,自有一套規則約束,絕不能任意而為;同時縮讀往往被受過教育的美國人視做不規範的英語,所以正式場合不能濫用縮讀。但在新托福聽力考試中,為了使其語言更加daily和functional,更能體現現實生活,縮讀現象還是得到了廣泛的運用。

▸▸▸▸▸▸▸▸▸▸▸▸▸▸▸▸▸▸▸▸▸▸▸▸▸▸▸▸▸▸▸【字神帝國英語學院】

 

 

1450789860-3865513793_n  

 

  
 

 

🐾 新托福聽力一些你可能從不知道的事 🐾

對於一個聽力個位數的學生,一開始連最簡單的Conversation(對話)都聽不懂,通過自身努力每天練聽力,聽力能力提升到能聽懂Lecture(講座)後,分數上15以上,甚至20+都不是不可能的事。

但是反過來講,光有能力沒有技巧一定就夠了嗎?答案絕對是否定的。即使在能力的提升分數到了20以後,如果沒有相應的技巧依然很難獲得27以上的高分?這是因為當你聽文章的時候電腦螢幕上只有一張毫不相干的配圖,你事先是無法知道考什麼內容的,問題和選項只有在聽完整篇文章後才會依次出現,所以一般考生無法預測考點,也就不知道哪些部分是要去記住的,哪些部分是考點需要記錄下來的。因為一篇講座長達5分鐘,有的甚至更長,即使聽力能力已經非常不錯了,但如果沒有極好的短暫記憶能力,一般人是不可能把5分鐘所有的內容都記錄下來的!

ETS也並非要求考生聽懂所有內容,只需要把相應的考點聽懂並記住即可,所以哪些是考點哪些是要記的這就顯得十分重要了。這就是技巧性的部分,所以能力的提升不能忽視技巧,兩者應相輔相成,有了技巧可以使考生文章聽起來更有邏輯,筆記記起來更有章法。

什麼是新托福聽力泛聽?什麼是精聽?精聽怎麼聽?每個分數段每天花的時間要多久?

之前一直在強調聽力能力的重要性,聽力能力的提高,那到底應該怎麼去培養聽力能力呢?接下來簡單講下兩種常見的訓練方法:泛聽和精聽。

✶ 泛聽:特定時間內盡可能多地接觸各種聽力材料,可以是日常對話,可以是名人演講,可以是新聞,甚至電影、歌曲都行,所選材料不受限,能聽懂80%以上即可,不需要完全聽懂,更注重量的累積。泛聽更適合一些年齡比較小的孩子,營造英語環境,培養英語興趣。或者針對一些沒有近期考試壓力的學生,鞏固基本功,擴張知識面。

✶ 精聽:不在於量,而在於質!選一篇大致能聽懂60%以上的文章,聽到100%完全懂為止。完全懂是指文章中的每個單字聽到都能瞬間反應出來。這是一個要求比較高的標準,因為一篇文章裡會有很多生字,首先你得查字典把生字的中文意思查出,並且去看音標聽發音最後能瞬間反應出這個的單字的辨音。然後還要發現一些文章中看著認識聽著卻不認識的單字,和那些存在發音規則的一些片語義群等。換句話說當你聽文章時,你把文章的每個單字列印在你的腦海中,聽完後你腦海中的那個畫面中的每個單字和聽力文本完全一五一十,包括時態、單複數,那就可以說你精聽完這篇文章,通關了。

說白了精聽就是不需要寫出來的聽寫,聽寫需要手打,耗費時間長,並且材料有限,所以臨近考試了一般不會再做聽寫,改為精聽。雖然精聽也耗費時間,但是同樣的時間能聽到的內容更多,更接近真題,也能順帶培養技巧,所以考試前的一個月必須每天精聽。不同分數段的應有不同的目標,低分段主要以聽懂,提升能力為主,中分段是著重對文章的理解適度帶點技巧,高分段則主要是技巧和細節。

✶TPO之外還需要其他練習嗎?譬如聽新聞,聽其他的?
對於聽力能力比較差的學員TPO不是首選,這個階段的學生更應注重聽力能力的培養,所以聽寫是最主要的。題材應該用老托,時間短,詞彙簡單,學科符合真題考察範圍。聽寫作膩了,可以聽新聞,比較適合的是VOA慢速(VOASpecialEnglish),語速甚至比老托還慢,可以提高學員自信心。能力提升之後可以嘗試聽VOA正常語速的,但是注意選題,不要選政治,軍事等,一來考試不考,從應試角度來說你即使全聽明白單字背出對於考試幫助不大,二來相對其他主題來說較難。所以題材選取上可以選點接近托福考試科目的,或者生活類的,相對來說簡單點。

雖然聽力考試不要求具備專業背景知識,對於聽力能力比較差的學員來說,適當地補充點背景知識對於以後聽TPO和上課都是有幫助的。對於中分段的學員來說聽寫要練,也可以做下OG上面的題,但TPO也要做,相對選取TPO前一點的文章較好,因為越後面的TPO越近真題難度和考點,適合考前做衝刺。對於高分段的學員TPO整套的精聽和模考。整體而言,TPO目前還是市面上最理想的考試教材,聽力能力還不錯的學員或者臨近考試主要以TPO為主,哪怕做過的重複做,反覆做,熟練每套題,對考試是很有幫助的。

✶ 為何新托福聽力分數波動最大?
聽力總問題數34題,聽力滿分30分,所以並不是1分1題,而是答對5題開始才得1分。從評分標準中我們可以發現錯1個,29分,錯3個卻只有26了,要考25分以上最多只能錯4個。由此可見聽力容錯率非常低!為何聽力分數波動大?就是因為容錯率低,錯1個可能扣1分,甚至2分!(取決於題型)所以備考過程中一定要注重正確率。

✶ 注意力無法集中怎麼改善?
聽力注意力無法集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聽不懂,一般來說只要聽得懂都能夠跟著Professor的思路走下去,也就不存在走神或者分心的情況;所以還是那一句:提升聽力能力。當然除此之外還有可能其他主觀因素,比如年紀太小,靜不下心等。托福講座時間的確比較久,要求學生在5分鐘裡聚精會神,很多性格比較浮躁的孩子比較難坐得住,改善方法就是練!平時做作業聽的時候什麼都不要管,不許玩手機,不能跟別人聊天或有任何互動,眼睛看電腦螢幕或者筆記,手記筆記,耳朵聽,動腦子想,梳理邏輯,多問為什麼,預測考點,看看自己預測的和文章講的是不是一致。想的越多,參與的部份越多越能集中注意力。

▸▸▸▸▸▸▸▸▸▸▸▸▸▸▸▸▸▸▸▸▸▸▸▸▸▸▸▸▸▸▸【字神帝國英語學院】

 

14368828_661537364009308_7285952636950982986_n 
托福備考計畫:🎧聽說🎧練習的具體方法指導

聽力是整個托福備考最重要的科目,可以說得聽力者得天下,因為在托福的四科考試中,除了閱讀不涉及聽力,其他三科都有,占比非常之大,(口說六道題目中四個都需要做聽力複述,寫作的綜合題也是聽完講座,再寫一篇綜述),並且近年來的托福考試,幾乎每場都是聽力加試,意味著每位考生都要聽1.5個小時,3 sections, 每個section包括1 conversation & 2 lectures, 完成51道選擇題。 為保證公平,四篇講座平均分佈於自然科學、社會科學、生命科學和藝術類四大學科類別。

對話中,我們需要聽到的是學生問題,出現的原因,以及老師的建議。而講座中,抓住主旨,即教授到底要說清楚的是神馬話題,怎樣層層展開她的觀點的,和細節之間的邏輯推進關係,並熟悉考點是非常重要的技能。

聽力水準的提升曲線和口說閱讀寫作詞彙等非常不一樣。聽力的提升時常會遇到停滯期,在這個過程中,你會覺得自己提升的很慢或完全沒有提升,甚至還會出現越聽越退步的情況。但只要你方法正確,足夠堅持,就會量變積累帶來質的飛躍,跨越到下一級臺階上。然後繼續在新的平臺上前行,直到躍到下一級更高的臺階。而閱讀寫作詞彙等的提升屬於爬坡式的,相對立竿見影,雖然坡度有急有緩,但整體趨勢一直向上。

對於大部分同學而言,平時語音聽力輸入有限,聽力提升還需要建立在比較好的閱讀基礎之上,原理很簡單,一篇講座,當作閱讀你都看不懂,那就根本不可能聽懂。

對於基礎薄弱的同學,建議做好老托 Part C部分的聽寫(小講座,較短,每篇1分15秒-1分30秒左右,題材和專業詞彙接近新托福,語音漂亮,語速快),做聽寫的意義不僅在於寫,並且可以練習專注度,防走神,並強化辨音能力和對較快語速的適應。逐句聽寫下來,可能清楚看到自己的語音辨識,拼寫和語法錯誤。寫完,查錯,標紅,跟讀,最後複述,即用比較簡單的幾句英文把音訊內容概括出來,這也是口說非常好的練習。

 聽寫(dictation)具體做法是:
建議手動播放音訊,在完整一句話後按暫停鍵,用紙筆寫出聽到的內容,整體完成之後,逐句核對語法和拼寫,紅筆標出錯誤,更正,逐句跟讀之後,再整篇跟讀;基礎好的同學,可跨越老托,用SSS(sixty second science)。平時,還可以多做泛聽,比如CNN、VOAT、TED、BBC或各種名校公開課和名人演講,來灌耳音,適應長時間浸泡在英語中的語音環境。注意:不論是精聽泛聽,要有聽力本文來核對理解的準確性。

聽力是慢功,有一個量變到質變的過程,而且練習起來比較耗費時間,前期重品質,也就是說一定要看懂原文,聽懂講座和對話中的每一句話,並可以準確複述出來,才算做透了,往往一篇講座,需要2-3小時的精聽和複述。突破一定量級後,才會有質變的可能。

▸▸▸▸▸▸▸▸▸▸▸▸▸▸▸▸▸▸▸▸▸▸▸▸▸▸▸▸▸▸▸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碧瓏司-BeLong'S 的頭像
    碧瓏司-BeLong'S

    ☊ 碧瓏司の→ßeℒongŚ

    碧瓏司-BeLong'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